音樂專輯

收藏柯普蘭
2006年 08月 18日
産品編號: 82876852392
柯普蘭美國紐約市1900-1990音樂啟蒙者:姐姐。柯普蘭十五歲就決定要當一位作曲家了。但他卻不是進音樂院去學作曲,而在靠函授課程來學習,二十歲時他更決定單獨前往巴黎,到楓丹白露宮剛成立的美國學校去上課。 時代背景:柯蘭普可以說是回應了美國人在隨著國力逐漸成為世界強國的同時,必須擁有一位世界籍作曲家的需要。這個建國兩百年的國家,以二十五年的時間迅速崛起的同時,他們渴望證明自己也有著相當於歐洲強國的文化,一位具有美國認同的作曲家,正是這個答案。同時間歐洲悠久的文明正被兩次大戰所摧毀,美國成為舊文明的避風港。同時間,以調性為基礎的古典音樂,也正在瓦解中,新的主流音樂崛起,那是爵士樂和隨之而來的西洋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和音樂廳,不再是大眾娛樂的中心,代之而起的是戶外的搖滾音樂會和爵士俱樂部裡的即興。什麼樣才是屬於美國作曲家應有的曲風特色呢?作品特色:柯普蘭的作品,同時回應了美國人的國族自尊和音樂品味的需求,並且不斷在跟著時代品味和他自己探索美國音樂廳音樂的答案在變化,早期引用的大量的爵士樂和流行手法,之後又轉入採用美國民俗樂風。他早期的代表作「鋼琴協奏曲」和「鋼琴變奏曲」大量引用爵士節奏和新古典主義手法,是他呼應二零年代爵士音樂風潮和歐陸新古典主義的作法。接著他受到三零年代的民粹主義影響,轉而從事更具草根性格的題材,結果就產生了他最知名的代表作,像「比利小子」、「墨西哥沙龍」、單簧管協奏曲和「阿帕拉契之春」。樂壇地位:柯普蘭是創造出所謂的「美國之聲」的關鍵人。也就是說,他是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來,第一位為美國的嚴肅作曲家打造出音樂廳中屬於美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小故事:「阿帕拉契之春」是柯普蘭最著名的作品,全作中最後一道旋律取自美國震盪教派的讚美歌「簡單禮物」。此作柯普蘭原本是沒有下標題的,他一直都將樂曲命名為「瑪莎的芭蕾舞」,一直到瑪莎葛蘭姆舞團快演出此劇前,才有人覺得應該下個更有獨特性的標題,於是有人想到「阿帕拉契之春」這個標題,這其實是借自詩人哈特克連的詩作中的一句話。後來這個標題就成為廣被接受的曲名了。你所不知道的柯普蘭:柯普蘭一生活了九十歲,但他到六十五歲時就宣布退休不再作曲。原因是他後來轉入音列主義的創作不再受到歡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在六十五歲前雖然寫了很多作品,卻沒有為他賺到多少錢,他於是轉而專注於指揮,必且只指揮自己的作品,這一轉變果然讓他賺進大把的鈔票。
曲目
  • Disc 1
    1. Track 1
    2. Track 2
    3. ²
    4. Track 4
    5. Track 5
    6. Track 6
    7. Track 7
    8. Track 8
    9. Track 9
    10. Track 10
    11. Track 11
    12. Track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