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李斯特兩百週年冥誕,索尼音樂特別推出一系列「李斯特兩百週年紀念發行」專輯,收錄名家詮釋演奏李斯特作品。◎《愛之夢》與《奉獻》的樂句間散發出高貴與光澤 -《留聲機》雜誌◎龐大的動態以及色彩,轉化出如管弦樂團般的堂皇氣象……只有極少數鋼琴家能夠如此大膽自發地超越李斯特的一切要求。-《留聲機》雜誌代表著自由形式、浪漫的狂放,接受非音樂性連結的靈感,李斯特不但直接啟迪了理查史特勞斯、馬勒和年輕的荀白克,在鋼琴上的深厚造詣,也讓他調教出了兩世代的承續者(如漢斯.馮.畢羅、陶辛格等皆是)。李斯特的傳世之作均為1835年以後所作,先後完成了《超技練習曲》、《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巡禮之年》前二冊,為舒伯特的歌曲編排順序,也將巴哈的風琴曲改寫為鋼琴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在1854年完成,一出現即躍升為浪漫樂派的中間之作。李斯特以主題變化的技巧寫成了這長達三十分鐘的作品,在主題之外,運用各種處理及變換安排,即讓僅有一個樂章的作品首尾呼應,結構緊密。紀新以神童之姿出現於樂壇,於童年即展現超齡樂感與靈性,12歲半時在莫斯科連演二首蕭邦鋼琴協奏曲而轟動樂壇;17歲在卡拉揚率領柏林愛樂下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震驚西歐,是同輩中能不靠比賽而揚名的少數音樂家。擁有多彩的音色,清晰的顆粒,能彈十一度的雙手發展平衡,注重歌唱性句法與微妙的情緒表達,勇於展現曲中澎湃的情感,紀新此種音樂特質,呼應了李斯特眾多鋼琴樂曲的演奏需求:唯有技巧已臻出神入化,大膽富響度,顫音細微,節奏穩健又不失彈性,尚能流露出貴族氣息的鋼琴家,方能勝任愉快。本專輯收錄紀新自1987-2003年間,於RCA與Sony唱片公司所錄下的李斯特作品,其中包括了卡內基音樂廳、紐約以及日本山多利音樂廳的現場錄音,強勁明快的琴音,以精美的凝聚力以及精湛的平衡感,把每一曲鮮明地詮釋,重新混音製作後的琴音尤其晶瑩圓潤。
Disc 1
- 梅菲斯特圓舞曲 第一號
- 超技練習曲 第十二號
- 超技練習曲 第十一號
- 超技練習曲 第十號
- 超技練習曲 第五號
- 超技練習曲 第八號
- 音樂會練習曲
- 「森林的低喃」選自『當代練習曲集』
Disc 2
- 愛之夢 第三號 Liebestraum No.3
- 西班牙狂想曲 Rhapsodie espagnole
- 奉獻 (改編自舒曼作品)
- 小夜曲 (改編自舒伯特藝術歌曲集『天鵝之歌』)
- 流浪 (改編自舒伯特藝術歌曲集『美麗的磨紡少女』)
- 去何方 (改編自舒伯特藝術歌曲集『美麗的磨紡少女』)
- Aufenthalt (改編自舒伯特藝術歌曲集『天鵝之歌』)
- 鱒魚 (改編自舒伯特作品)
- 魔王 (改編自舒伯特作品)
- 維也納圓舞曲第六號 (改編自舒伯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