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巴黎印象
巴黎印象
2015

 厄羅加納從各種樂種中尋找靈感和取材,這讓他的爵士彈奏得以串起精緻藝術和爵士的大眾品味,在美國爵士樂界相當受歡迎。

出生於一九二一年的爵士鋼琴聖手厄羅加納如果還在世,也不過是九十多歲的長壽老人,離我們的時代並不遠,但他的搖擺爵士風格,對許多爵士樂迷而言,卻完全像是遠古時代的音樂一樣,充滿了懷舊的意味,原因之一或許也和他早在一九七四年就過世,來不及改變他的樂風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厄羅加納的音樂全靠自學有關,他創作、學新曲全靠耳力,一生都沒有學會看譜,這或許也阻礙了在日後爵士樂於五零年代進入咆勃以後,音樂越趨複雜,不可能只靠耳朵聽,而必須仰賴寫譜和看譜有關。

若不是這層阻礙,厄羅加納其實是位神童,七歲就因為彈奏出色而登上電台演出,十一歲就在美國南部的演藝遊輪上登台演奏,十四歲就成為職業樂手,和人組團巡迴演出。更驚人的是,他在一次聽過俄國鋼琴大師吉利爾斯(Emil Gileles)的音樂會後,回家就能立刻憑著記憶將音樂會中聽到的如數重覆彈奏出來。因為身高不高,坐在琴椅上還要墊好多本電話簿才搆得到琴鍵,身高也讓他的手不夠大,沒法真的搆到一個八度,但他卻是以超快的八度音享譽樂壇,加納的自學起家另一個特色就是,他會邊彈邊唱,而這一點,也影響了日後的加拿大鋼琴大師顧爾德(Glenn Gould),後者的彈奏中帶著一點搖擺爵士的節奏,據說也是聽加納的演奏而來的。

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鋼琴教育,加納卻因此很自然地能夠從各種樂種中尋找靈感和取材,這讓他的爵士彈奏,得以串起精緻藝術和爵士的大眾品味,是大部份爵士樂手所無法達到的境界。他展現出來的是一種不用譁眾取寵卻依然能夠受到喜愛的精緻品味,這在美國爵士樂界一向受到票房影響的市場尤其難得,而這也讓他的彈奏在爵士史上獨樹一格,一聽即知是他的演奏,無人可以模仿。加納在一九五八年發行了「巴黎印象第一集」,同年又發行了第二集,這就是這張專輯的來源。之後因為這套錄音大受好評,他又接連發行了一系列的「印象」專輯。

CD1

  1. The Song From Moulin Rouge
  2. I Love Paris
  3. French Doll
  4. Don't Look For Me
  5. Louise
  6. Farewell To Paris
  7. Left Bank Swing
  8. Cote D'Azur

CD2

  1. La Vie En Rose
  2. Paris Midnight
  3. The French Touch
  4. Paris Bounce
  5. Paris Blues
  6. My Man
  7. La Petite Mambo
  8.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9. When Paris Cries
  10. Moroccan Qu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