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ony
百老匯音樂劇 「尿尿城」

百老匯音樂劇 「尿尿城」

☆ 榮獲五十六屆東尼獎十項提名、並奪得「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詞曲」三大獎項!1999年,紐約「國際非主流藝術節」在外百老匯推出了一齣音樂劇,引起了很多保守人士的議論紛紛,因為這齣戲竟然叫做「尿尿城」(Urinetown)。但是,當人們好奇的前去一探究竟之後,都為這齣戲幽默諷刺的創意而喝采。這齣戲的構想,來自編劇家寇提斯(Greg Kotis),他是個資深的「新未來主義者」,曾在1997年跟一群同道共同創造了一部企圖在六十分鐘內演出三十齣短篇戲劇的名作「太多亮光會讓寶寶失明」(Too Much Light Makes the Baby Go Blind),在紐約與芝加哥的非主流藝術圈內相當成功。1995年,他前往歐洲旅遊,卻因故落得只能露宿街頭。有一天下午,他在寒冷的風雨中,走在巴黎的盧森堡公園,努力的測試自己的忍耐能力,看看能不能等幾個小時,憋到晚餐的時候一併解決,因為公園裡的洗手間是必須付費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突然有了靈感,幻想有這麼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所有的廁所都由一個作風霸道的「公司」控制,人們不能自由自在尿尿,必須前往指定的地方,付出相當不合理的費用,才能夠解決內急的問題。假如把人們都急需上洗手間的問題當作一齣戲主要的構成元素,顯然會是個新鮮的題材,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人大膽的碰觸過這個話題,而相關的一些荒唐內容,更是值得探討的。回到美國之後,寇提斯跟作曲家侯曼(Mark Hollmann)提起自己的構想,得到了熱烈的反應。由於題材「敏感」,他們到處碰壁。最後,他們報名參加紐約非主流藝術節,吸引了許多好奇的觀眾,沒有多久,精彩的這齣戲就遠近馳名,各大戲劇團隊紛紛慕名而來,積極的爭取把這齣戲搬上百老匯舞台。大老闆們請來了多位實力堅強的各種相關設計高手,進行緊鑼密鼓的策劃。2001年五月六日,這齣戲在百老匯登場,果然獲得了更熱烈的掌聲。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這齣戲的名稱時,都忍不住懷疑,這究竟是一齣什麼樣的戲?會不會充滿不雅的內容呢?這些疑慮,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各大媒體紛紛給予極高的評價與喝采。華爾街日報說,這齣戲的名稱令人倒足胃口,但是實地觀賞之後,卻是一次愉快的驚喜,為每一個觀念陳腐的百老匯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諷刺喜感,歌曲充滿了聰明睿智,不只是有趣,而且非常的好。在許多項戲劇大獎紛紛給予這齣戲「最傑出音樂劇」的肯定之後,它在2002年的第五十六屆東尼獎裡面獲得十項提名,成為呼聲最高的作品之一,最後奪得了「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詞曲」等三項大獎。也許「尿尿城」的故事並不愉快,但音樂卻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新鮮的創意更值得喝采。誰又能肯定,這不會成為我們未來生活的寫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