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柯‧法蘭克Mikko Franck(指揮)
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 (指揮)
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汪德Günter Wand (指揮)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NDR-Sinfonieorchester
卡特琳‧柯拉德Catherine Collard (鋼琴)
唐‧阿布蕭Dawn Upshaw (女高音)
寶拉‧拉絲慕森Paula Rasmussen (次女高音)
娜塔莉‧史杜茲曼Nathalie Stutzmann (女低音)
2018年為印象派作曲大師─德布西逝世100週年紀念。
4CD收錄德布西管弦樂曲、藝術歌曲與鋼琴曲代表作。包含:海、夜曲、印象、春、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前奏曲、波特萊爾的五首詩、比莉蒂絲之歌、被遺忘的詠嘆調、聖塞巴斯提安的殉道等內容。
選曲兼顧一般樂迷與資深行家的音樂品味。讓所有愛樂者以一套專輯,便能滿足對德布西作品深入鑑賞的需求。
2018年為印象派作曲大師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逝世100週年,這套專輯便是為紀念他而生。專輯包含4張CD,收錄管弦樂曲、藝術歌曲與鋼琴曲代表作,如:海(La Mer)、夜曲(Nocturnes)、印象(Images)、春(Printemps)、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前奏曲(Préludes)、波特萊爾的五首詩(Cinq poèmes de Baudelaire)、比莉蒂絲之歌(Chansons de Bilitis)、被遺忘的詠嘆調(Ariettes Oubliées)、聖塞巴斯提安的殉道(Le martyre de Saint Sébastien)。
1862年生於聖日耳曼昂萊,1918年卒於巴黎,德布西是法國作曲家、評論家,也是印象樂派的宗師與集大成者。他在作品中加入中世紀的教會形式、東方的五聲音階等等各式各樣的調式,而另一方面則將以往的和聲法、旋律法以及調性徹底打破,任何一種形式,任何一種調性在他的眼裡,都只是音樂的畫具與材料,可以自由的取用。因而他的音樂,正像印象派繪畫的主張一樣,試圖排除明確的線條或輪廓,僅以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種音樂、一種印象。
德步西受到印象畫派以及象徵主義文學的影響,發展出他個人獨特的音樂美學。可說是廿世紀初最偉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由於其個人的創意創出了新的作曲道路供人探索,因而備受後世景仰。著名的音樂史家赫洛德.荀伯格曾稱其名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在音樂史上的地位,簡直是只有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與蒙台威爾第的《奧菲歐》可比擬。
這套專輯的選曲,既有動聽通俗的名曲,也有較少為人注意的美妙樂曲,兼顧了一般樂迷與資深行家的音樂品味。讓所有愛樂者,既不須投資太多金錢,也無須花費太長時間聆賞。以一套專輯,便能滿足對德布西作品深入鑑賞的需求。